2009 年 1 月 3 日,中本聪挖出比特币创世区块,标志着比特币正式诞生。在诞生后的近一年时间里,比特币仅在极客和加密货币爱好者的小圈子内流通,没有公开的市场交易,也就不存在明确的价格。此时的比特币更像是一种技术实验品,其价值未被市场认可,处于 “一文不值” 的状态。
比特币的首次公开交易发生在 2010 年 5 月 22 日,这一天被称为 “比特币披萨日”。美国程序员拉丝勒・豪涅茨用 10000 枚比特币向另一位开发者购买了两个价值 30 美元的披萨。按照这一交易计算,当时 1 枚比特币的价格约为 0.003 美元,这也被广泛认为是比特币在市场中的 “初始价格”,是其从技术概念走向市场价值的重要标志。在此之前,虽然可能存在极少量私下交易,但均未形成有记录的公开价格,因此 “比特币披萨日” 的交易价格成为公认的比特币最早可追溯的市场价格,也可看作是其实际意义上的 “发行价格起点”。
从技术层面看,比特币的发行机制与传统货币或证券不同。它没有中央发行机构,而是通过 “挖矿” 的方式逐步产生,总量固定为 2100 万枚。创世区块包含 50 枚比特币奖励,这是第一批被 “发行” 出来的比特币,但这些比特币在当时没有任何市场定价,仅仅是一串数字代码。随着挖矿活动的持续,越来越多的比特币进入市场,为后续交易奠定了基础。
比特币 “发行价格” 的特殊性,与其去中心化的本质密切相关。传统金融产品的发行价格通常由发行方根据资产价值、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,而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产物,其价值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。在诞生初期,由于认知度极低、应用场景匮乏,几乎无人愿意为其支付代价,这使得它的初始市场价格趋近于零。
“比特币披萨日” 的交易不仅赋予了比特币第一个可量化的价格,更重要的是验证了其作为交易媒介的可能性,为后续的价格波动和市场发展埋下伏笔。从这一 “发行价格起点” 开始,比特币价格开启了跌宕起伏的旅程,从 0.003 美元到如今的数万美元,见证了加密货币市场从边缘走向主流视野的全过程,也让 “比特币发行价格” 成为解读加密货币价值演变的关键起点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